工程圍擋在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中起到相當作用,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同時要加強現場管理,保證施工井然有序,改變過去臟亂差的面貌,對提高投資效益和保證工程質量也具有深遠意義。
一、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與劃分
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圖是施工組織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科學合理的規劃,繪制出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在施工實施階段按照施工總平面圖要求,設置道路、組織排水、搭建臨時設施、堆放物料和設置機械設備等。
1. 施工總平面圖編制的依據
(1) 工程所在地區的原始資料,包括建設、勘察、設計單位提供的資料;
(2) 原有和擬建建筑工程的位置和尺寸;
(3) 施工方案、施工進度和資源需要計劃;
(4) 全部施工設施建造方案;
(5) 建設單位可提供房屋和其他設施。
2. 施工平面布置原則
(1) 滿足施工要求,場內道路暢通,運輸方便,各種材料能按計劃分期分批進場,充分利用場地;
(2) 材料盡量靠近使用地點,減少二次搬運;
(3) 現場布置緊湊,減少施工用地;
(4) 在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條件下,盡可能減少臨時設施搭設,盡可能利用施工現場附近的原有建筑物作為施工臨時設施;
(5) 臨時設施的布置,應便于工人生產和生活,辦公用房靠近施工現場,福利設施應在生活區范圍之內;
(6) 平面圖布置應符合安全、消防、環境保護的要求。
3. 施工總平面圖表示的內容
(1) 擬建建筑的位置,平面輪廓;
(2) 施工用機械設備的位置;
(3) 塔式起重機軌道、運輸路線及回轉半徑;
(4) 施工運輸道路、臨時供水、排水管線、消防設施;
(5) 臨時供電線路及變配電設施位置;
(6) 施工臨時設施位置;
(7) 物料堆放位置與綠化區域位置;
(8) 工程圍擋安置方式與安置位置
4. 施工現場功能區域劃分要求
施工現場按照功能可劃分為施工作業區、輔助作業區、材料堆放區和辦公生活區。施工現場的辦公生活區應當與作業區分開設置,并保持安全距離。辦公生活區應當設置于在建建筑物墜落半徑之外,與作業區之間設置防護措施,進行明顯的劃分隔離,以免人員誤入危險區域;辦公生活區如果設置在在建建筑物墜落半徑之內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砸措施。功能區的規劃設置時還應考慮交通、水電、消防和衛生、環保等因素。
這里的生活區是指建設工程作業人員集中居住、生活的場所,包括施工現場以內和施工現場以外獨立設置的生活區。施工現場以外獨立設置的生活區是指施工現場內五條件建立生活區,在施工現場以外搭設的用于作業人員居住生活的臨時用房或者集中居住的生活基地。
二、場 地
施工現場的場地應當整平,清除障礙物,無坑洼和凹凸不平,雨季不積水,暖季應適當綠化。施工現場應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統,設置排水溝及沉淀池,現場廢水不得直接排人市政污水管網和河流;現場存放的油料、化學溶劑等應設有專門的庫房,地面應進行防滲漏處理。地面應當經常灑水,對粉塵源進行覆蓋遮擋。
咨詢熱線
18115393145